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 正文
一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4.7%
来源: 重庆商报      时间:2023-04-21 16:40:00

4月2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了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数据。

数据显示,一季度,重庆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其中,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32.89亿元,同比增长4.7%。

一季度重庆就业形势如何?对未来一段时间消费趋势有何预判?哪些因素支撑了投资的快速恢复增长……发布会上,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弘毅,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李涛明就一季度重庆经济运行情况热点问题答记者问,快来看看是否有你关心的内容。


(资料图片)

关键词:就业形势

问:今年重庆就业形势情况如何,下一步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以促进充分有效和高质量就业?

李涛明:今年以来,随着全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整体企稳,劳动力市场需求回升,吸纳就业能力有所增强,就业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好”的势头尚未稳固。从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季度重庆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总体指标在宏观调控可控范围内。分月份看,1、2、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6%、5.6%、5.5%。

就业形势向好具体表现为: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序时进度。据市人力社保局数据,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1万人,完成2023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任务的26.8%。

二是重点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有所增强。3月末全市规模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41.94万人,同比增长3.3%,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较大,分别占20.3%、18.3%,第三产业就业“蓄水池”能力有所增强。

三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保持稳定态势。根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推算,一季度末重庆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798.8万人,同比增长0.4%。农村转移劳动力就近就业,乡内从业276.1万人,同比增长1.2%。乡外市内从业332.9万人,同比增长2.6%。市外从业189.9万人,同比有所减少。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稳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据市教委数据,2023年重庆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34.5万人,将再创新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关键词:消费市场

问:如何评价一季度的消费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消费趋势有何预判?

杨弘毅: 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消费的稳步回升。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较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回升0.5、5.0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社零总额增长7.5%,较1~2月提高4.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消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餐饮消费加快恢复。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居民出行明显增加,省际文旅、商务、会展活动持续修复,加上春节假期居民聚餐活动明显增加,餐饮等服务型消费显著改善。一季度,全市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3%,比上年全年提高17.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

二是商品零售增势向好。一季度,全市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4%,比上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16个主要商品类别中,有12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基本生活类零售增长较快,粮油食品、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1%、16.9%;家具、家用电器等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4.1%,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4.4、5.4个百分点,均快于全市商品零售额增速。

三是线上消费热度持续。今年以来,在各类促消费活动带动下,商贸企业不断开拓线上业务,居民消费进一步向线上拓展,推动线上消费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9%,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38.7%,线上消费明显快于整体消费,网络化、数字化趋势较为明显。

四是居民服务消费快速复苏。与居民服务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增势良好,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居民服务消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14.9%。其中,居民生活服务快速恢复,家庭服务、汽车修理与维护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1%、55.3%;观光旅游爆发式增长,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休闲观光活动分别增长1.2倍、1.4倍、22.4%。

以上这些情况和数据表明,重庆消费市场发展动能持续向好,稳步回升的态势不断增强。下阶段,随着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经济形势不断改善,带动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不断增强,全市消费市场复苏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关键词:农业农村

问:去年重庆农业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受到了一些损失,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怎么样?有些什么问题需要注意?

李涛明:今年一季度,重庆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具体表现为:

春耕春播保障有力,农户种植意愿提升。2023年,全市农资供应充足,杂交水稻、玉米种子供应保障率分别为130%和146%;已销售化肥约150万吨,现有库存约90多万吨,可以满足全市春耕用肥的需求。农户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水稻、玉米、大豆计划种植面积较上年分别增长0.2%、4.0%、10.1%。截至3月底,全市春耕春播播种进度达到75.8%,基本与常年相当。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季度全市蔬菜产量同比增长2.8%,水果产量增长6.1%,春茶产量增长2.2%,中草药材产量增长7.9%。生猪出栏同比增长4.1%,牛出栏增长3.7%,羊出栏增长0.7%,家禽出栏增长2.0%,禽蛋产量增长4.7%。

开局良好的同时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农资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受国际形势变化等影响,原油、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叠加运输成本和企业用工成本上涨,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仍然高位运行,成本上升不断压缩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空间。二是高度重视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尽管2022年动物疫病形势有所好转,但近期国内部分地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仍呈散发态势,加上动物规模养殖程度不断提高,在提升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所以要高度重视抓好这项工作。

关键词:全市投资

问:一季度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7.6%,比去年全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请问是哪些方面支撑了投资的快速恢复增长?今年投资的形势会是怎样?

杨弘毅: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加快推动各项“稳投资”政策落地落实,以“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为契机,抢抓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高技术产业、民生领域、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表现较好,促进全市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新开工项目支撑“稳”。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8%,增速高于全市投资25.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9.5%,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3.2%。

二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增长“快”。自年初以来,一批高速、轨道、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加速放量,成为全市投资增长的“压舱石”。一季度,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33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9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9%,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56.4%,较去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全市投资增长11.2、3.8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49.5%。

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发力“强”。一季度,全市紧扣卫星互联网、医药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布局航空航天、检验检测、电子通信等高技术行业,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2%,增速分别高于全市投资和工业投资10.6、5.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9.3%,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0.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6.1%和25.1%。

四是民生领域扩投资成效“显”。一季度,全市各地加快民生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市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3.6%,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6.0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6.2%,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3.7%,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2.9%,文化艺术投资增长1.4倍,体育业投资增长27.5%。

从今年情况看,投资持续增长具备较好基础。一季度,在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体量、资金到位情况均保持较快增长,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9.9%,到位资金增长16.6%,是支撑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