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2023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庆活动在海南各地精彩上演,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到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海南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名片。
通过旅游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海南旅游业在疫情后的复苏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蓬勃生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各地广泛共识。近年来,广西开发利用好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打响“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陕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旅游+”发展,涌现出一批以大唐不夜城、袁家村、长安十二时辰等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安徽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
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灵魂;没有旅游,文化就没有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新大会上,专家学者也表示,文旅融合就是跨界,旅游与各行业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可以创造出新型业态。要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应重点做好三方面文章。
立足特色,做大优势。如何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各地有各地的地情,旅游和文化资源也各不相同,不可千篇一律,也没有统一路径,必须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准文旅融合的切入点、发力点,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导向,不断创新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培育更多新型业态、融合产品,打造本地具有影响力的文旅产品。对一个地方而言,文旅融合是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形象,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文化引领,高位推动。这些年,不少文旅项目经网络刷屏后一炮而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文旅融合,首先要坚持文化引领,依托文化内涵和文化本底,创造性开发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质,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从普通向高端转变,进而吸引和提升客群。大力实施“文化+”“旅游+”,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推出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精品文化和旅游线路,实现创新发展。文化引领,既有符合新时代特色的创新文化活动,也有传承已久的历史文化活动,无论是何种文化形式,都要做好内容挖掘、加大文化资源转化力度,让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例如,福建永定土楼通过项目打造后就实现从观光到观光休闲度假一体化的转变,变得一房难求、一楼难求。
烟火气息,贴近生活。旅游是生活化的、日常化的,既要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要有打动人心的触动。这些年,不少地方在文旅融合上动了不少脑筋,但成功案例还不多,原因恐怕就在于过度追求景区景点和文旅项目的“高新奇”,而忽视了人间烟火气这个接地气的特征塑造。最近爆火的淄博烧烤就给了我们启迪。小小烧烤带火一座城,其原因就在于游客在淄博找到了烟火气息和温情关怀,实现了情感共鸣。首先要让景区景点和文旅项目走下“高台”,贴近基层和群众,让群众愿意来、乐意看。
文旅一业强,带动百业兴。谋划文旅融合发展,没有“快车道”,没有捷径可走,要在深挖内涵、扬长避短、扩大影响、做强特色、跨界融合上下功夫,探索文旅融合亮点,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潘世鹏)
上一篇: 箱包市场高度分散 箱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3-即时焦点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如果头发毛躁、像枯草一样,就算再美的颜值,在别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怎么样打造柔顺健康的秀
(上海战疫录)上海高校架“云梯” 校企隔空交流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陈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即将走上社
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 (孙睿 赵倩)记者23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官方获悉,柴达木盆地首家“护蕾女童温馨小屋”——青海省妇女儿童保护“
(上海战疫录)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处 “文艺团购”线上送“书香”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年龄最大的86岁 中新网满洲里4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23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徐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23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国核城“四〇四”,曾被网友称为“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近年开始在甘肃嘉峪关市城区建起
(上海战疫录)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作者 李姝徵 宋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区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11号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