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必须学习《黄帝内经》。它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这本书全面阐述了人体各个方面的情况,从病因病机到平常的养生,都有涉及。《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对于只想养生的宝宝只需看《素问》即可。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医治病理论,指导思想,分析病情和病因,为后期的治疗做好准备。
02伤寒论15%结果提及《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之一,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这本书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理法方药的代表,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中医治疗疾病的规律和方法。《伤寒论》的出现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医学习者从理论走向临床的桥梁。通过学习《伤寒论》,中医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中医治疗疾病的水平。
03中医入门11%结果提及中医入门推荐秦伯未的《中医入门》,这本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是经典之作,不会被带偏。此外,还有秦老推荐的《走近中医》和《思考中医》,可以帮助建立初步的中医印象。如果业余人士需要建立中医印象,可以购买现行的中医教材,如《中基》和《长沙药解》,配合视频课程学习。最好先看古籍,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建立初步的中药理论。
(资料图片)
《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它以问答释疑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内容基础理论为主,并对《内经》中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阐发和探讨。虽然《难经》的文字古奥,语句艰深,但对于中医初学者来说,理解掌握其中的内容可能较为困难。《难经》的成书较早,但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医的人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05四圣心源5%结果提及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是一部综合性中医专著,将经典著作之精髓融会贯通,提出了“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体系,主要应用于辨证治疗,尤其重视中气。全书文辞工美,医理圆周,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此外,还可以阅读彭子益的唯物论、圆运动等传统中医概念,建立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天人相应、河图洛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传统中医概念。
06金匮要略5%结果提及自学中医看三本书,《金匮要略》是重要的中医方剂书籍,共有25篇,包含262首方剂,列举病症60余种。全书以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学习中医者必须精读深思,通过阅读不同的方剂和病症,建立中医学基础,掌握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诊断方法。同时,《金匮要略》还介绍了中药配方和应用,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07濒湖脉学5%结果提及自学中医看三本书,可以选择读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金匮浅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温病条辨》及《濒湖脉学》、《本草备要》等书。这些书虽然在医理上未深通,但在临床应用上,苟能灵活运用,亦颇小道可观。但要达到精通医理,仍须溯本求源,从根本做起。要认真研讨《内经》、《难经》、《脉经》等经典,进一步学习《伤寒》、《金匮》、《千金》、《外台》、《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参以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籍。这样才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
08本草纲目4%结果提及学习中医需要阅读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等。这些著作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本草纲目》是一部关于药物的百科全书,介绍了各种草药的来源、性味、功效等。虽然这本书比较枯燥,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足够入门。通过学习《本草纲目》,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09医学衷中参西录4%结果提及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一部影响颇大的临床著作。他在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疗热病的功效,创制了“升陷汤”治大气下陷的方剂。这本书对于治疗急证、防治霍乱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被医界誉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通过张锡纯的临床经验总结,这本书内容丰富,独树一帜,中西结合,大胆创新,对医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10中医诊断学3%结果提及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人的重要工具,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地手机受诊者病情资料。脏腑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机辩证可帮助更好地解释疾病外在表现的内在机理。学习中医诊断学需要掌握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等基础知识。推荐的学习资料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通过学习这些书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诊断学,掌握诊断方法,提高中医治疗效果。
11医学三字经3%结果提及《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的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这本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它以诗赞之,强调了清源正本圣心明的重要性。升堂捷径修园也指出了理法得来可顺行的方法。根据网友评论,这本书精简且实用,适合初学者使用。医理写得很好。因此,我推荐阅读《医学三字经》。
12药性赋3%结果提及这本书将248种常用的药物进行了分类,读起来更便于记忆和记忆。每一种药性都概括得非常精辟,可以牢记在心,受用终生。这本书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性。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购买《李时珍医学全书》中的著作,其中包含了《药性赋》的全部内容,质量也有保障。总之,《药性赋》是一本内容全面、易于记忆和传神的中药学习资料。
13脉经3%结果提及《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共1O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全书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对各类大小的脉象变化都研究和讲解得相当透彻。《脉经》对于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脉学的精髓。
14温病条辨3%结果提及自学中医看三本书,可以学习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是中医四大金刚之一,是学习温病的基础。它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书籍,内容涵盖了温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通过学习温病条辨,可以掌握中医理论基础,深入了解温病的发展脉络和各家学说,从而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经典著作,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以及网文中的临床经验分享。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提高临床能力。
15名老中医之路3%结果提及自学中医看三本书,可以从浅入深,从深而浅入手。初学者可以选择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金匮浅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等浅显易懂的书,先从医理上入手,再通过临床应用掌握中医理论。同时,要认真研讨《内经》、《难经》、《脉经》等经典,进一步学习《伤寒》、《金匮》、《千金》、《外台》、《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参以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籍。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从而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治疗。
16临证指南医案2%结果提及自学中医看三本书,《临证指南医案》是其中之一。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中医疗法。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一些中医疗法的原理和治疗方法,对于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这本书的篇幅较长,内容详细,对于学习中医学术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临证指南医案》是一本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的书,对于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17神农本草经2%结果提及学习中医需要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神农本草经》是一部经典的药学著作。它包含了中药的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来自《本草经》一书。学习完这本书后,我们对中药有了认识,为处方抓药打下基础。因此,《神农本草经》是自学中医看三本书的重要参考之一。
18圆运动的古中医学2%结果提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本秘籍,通过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让中医思维得到正确的指导。这本书对于自学中医的初学者来说是必备的,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同时,如果基础没有扎实,可以先看《名老中医之路》,了解近代名老中医的学医历程和中医入门知识。如果对中医感兴趣,可以通过抖音、哔哩、微课等途径寻找教材辅助学习。
19汤头歌诀2%结果提及汤头歌诀是一本以诗的形式编写的方剂学著作,它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了方子的组成、用法和主治。这本书易于背诵记忆,适合中医初学者学习。汤头歌诀是清朝名医汪昂所撰写的方剂学著作,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它不仅便于中医初学者习诵,而且流传较广,成为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之一。通过学习汤头歌诀,我们可以了解方剂的种类和用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
20医宗金鉴2%结果提及自学中医看三本书,推荐《医宗金鉴》和《本草纲目》。《医宗金鉴》是一部由清代太医吴谦编修的医学教科书,而《本草纲目》则是一部综合性医书,收集了大量的药物和方剂,内容丰富。《医宗金鉴》和《本草纲目》都是中医入门必读的书籍,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临床工作。同时,这些书籍也提供了大量的中医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中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全部答案X 关闭
X 关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说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如果头发毛躁、像枯草一样,就算再美的颜值,在别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怎么样打造柔顺健康的秀
(上海战疫录)上海高校架“云梯” 校企隔空交流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陈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即将走上社
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 (孙睿 赵倩)记者23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官方获悉,柴达木盆地首家“护蕾女童温馨小屋”——青海省妇女儿童保护“
(上海战疫录)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处 “文艺团购”线上送“书香”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守“沪”日志:沪人居家“读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满洲里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年龄最大的86岁 中新网满洲里4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23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徐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23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中国核城“四〇四”,曾被网友称为“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近年开始在甘肃嘉峪关市城区建起
(上海战疫录)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题:增援民警诉说方舱里的“生活百态” 作者 李姝徵 宋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区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徐婧)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在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11号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