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 正文
还得是它,够勇
来源: 局外人看电影      时间:2023-08-29 13:09:10

如果按照推理小说的分类,《最后的真相》应该属于社会派:

不同于本格派的注重解谜,悬疑派的注重气氛;

社会派更加注重的对人性的描绘与剖析,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且,比起那些拿诸如鸡娃、反诈、杀妻骗保等社会热点当噱头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最后的真相》对现实的刻画反而更加去标签化,更加深刻。

当然,作为悬疑片,《最后的真相》提供了足够精彩的层层反转。

但不同的是,这并不只是一种智力上的游戏。

剧情的每一次反转,都伴随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的呈现。

越是看到最后,你越难用善恶、好坏这些简单的标准来评判故事中的人物。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建议观影后阅读)

比如说,黄晓明扮演的律师丁义峰。

他既会为了谋生,帮人“合法”讨债,非法入侵、故意伤人、抢夺私产这些事,都做了个遍。

但他之所以沦落至此,是因为正义感爆棚,举报自己所在的律所收受贿赂,才会被全行业封杀。

他会为了给金喜妹洗脱嫌疑,一次次自找麻烦,甚至身临险境,寻找线索。

但也会为了打赢官司,用金喜妹的儿子做威胁,逼她在法庭上作伪证。

你可以说,他帮助金喜妹,是为了逆风翻盘,好东山再起。

但为了最后的真相,他却也愿意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很难厘清,但这也不正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状态吗?

没有人生来就是好人,也没有人出生就是恶霸。

一个有同情心,也有阴暗面的普通人,就是可能会因为一念之差,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

还有闫妮扮演的按摩女金喜妹,也是一个足够复杂的人物。

就说她在片中拥有的多重身份:

作为一个按摩女,她会为了赚钱谋生,讨好马双喜;

作为一位母亲,她愿意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付出任何代价;

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她也渴望获得爱情。

当她在马双喜身上得到了,作为按摩女从未得到过的爱和尊重时,她便不只是为了钱,和马双喜在一起了。

所以当她和马双喜的幸福,与儿子的得救形成冲突时,我们才会看到她情感上的挣扎与矛盾。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她无计可施,最后只有牺牲自己,站上被告席。

还有涂们饰演的马双喜,虽然戏份不多,却也是非常多面的一个人物。

一方面,他是一个嗜酒成瘾,还有暴力倾向的男人。

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子女不孝,心灵孤独的老人。

所以,当他从金喜妹那里,得到了从未在儿女身上得到过的耐心和陪伴时,他认为这就是爱。

即使这样的爱,需要他花60万元来“购买”,他也仍然认为值得,而不会怀疑有什么纯粹不纯粹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一对社会边缘人物身上,在这样一段因为金钱而产生的关系中,我们反而看到了在很多情侣之间看不到的,那种比爱更为深沉,更愿意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赤诚。

这种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真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反而成为了比剧情的一次次反转更为吸引人的部分。

作为悬疑片,《最后的真相》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到最后其实也没有给出所谓的“最后的真相”。

案件最后因为金喜妹的供词而翻转。

但因为缺乏足够的铁证,所以知道这是否为最后真相的唯一一个人,也只有金喜妹本人。

但是,因为她有保护儿子,为儿子牺牲的强烈动机,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她说的一定是真话。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我们看了半天,但最后的真相,依然无处探寻。

但这是否意味着,探寻真相,了解被告人、被害者的过程就是徒劳的呢?

其实并非如此。

正如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所阐释的那样:

群情激奋之时,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有罪还是无罪,死刑还是不死刑的答案,那或许非常简单。

但这样简单的答案,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罪恶为何会产生,也无法避免更多犯罪事实的发生。

所以,即使抵达真相的过程非常崎岖,即使很多时候,付出了努力,也仍然无法抵达最后的真相。

但撕去被告人、被害人身上简单的标签,尝试去理解罪恶产生的原因,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正如在这个案件中,通过一次次的探寻,我们眼中的金喜妹,不再是“按摩女”三个字可以概括的。

我们看到了她这从未获得过尊重的一生,看到作为社会底层的她,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只能牺牲自己和爱人的无奈。

我们眼中的马双喜,也不再只是一个失去生命的被害者。

我们看到一个虽然性格有瑕疵,却也有情有义的男人。

因为这些了解,还会让我们联想:

如果一个按摩女之子,也能得到社会福利的照顾,那他是不是就不会长成这样一个不懂得如何去爱的人?

如果一个没钱治病的穷人,也能得到慈善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那是否马双喜和金喜妹,就没有必要策划一场意外死亡,来获得儿子的救命钱?

当然,你或许会觉得这些设想都太过理想化,我们现在还无法做到。

但作为一部电影来说,仅仅是引起人们“是否有更好的可能”的思考,就已经足够了。

最后,电影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当老师问丁义峰这么做是否值得时,丁义峰说:

我曾经以为作为律师,应该追逐真相。

但当什么是真相无法辨别时,我选择追寻自己的良知。

在我看来,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题眼”。

所谓“最后的真相”,或许并不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你不断逼问自己良知的过程。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越来越多难以辨别真伪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互不交集的信息茧房,还有越来越极端化的表达方式,都让真相的获得更加困难。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追求真相,凡事只看立场,不问真假呢?

答案是否定的。

正是因为真相难以获得,不是翻翻社交媒体,看看新闻,就能轻易得到的。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对真相心存敬畏。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更应该对自己是否掌握真相,时时心存怀疑:

因为我可能并不掌握真相,所以我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有可能是基于偏见,或错误的引导。

因此在发表观点时,我才应该更加小心,更有所保留。

我要随时做好准备,推翻自己的结论,修正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可能是错的,即使那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一点,正是电影中的丁义峰最后所做到的,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在现实中非常难做到的一点。

我们太容易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尊严或立场,抱守一个观点,拒绝与自己立场不相容的事实。

乃至于基于同一个事实,不同立场的人,也可以提出完全不同的、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事情,无法取得社会共识,变成了立场与站队的无谓争吵。

吵到最后,我们都离真相越来越远,也离彼此越来越远。

那么,如果不基于尊严和立场,我们又应该依据什么做出判断,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呢?

电影中,丁义峰给出的答案是良知,经常问问自己:

我是否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排斥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

我是否为了自己的利益、名声,而拒绝相信显而易见的事实?

看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无力的解决办法,但实际上,是对自我更高的道德要求。

当然,和所有的道德律令一样,它只能用来要求自己,不能用来约束别人。

这里的良知,或许也类似于去年在香港大火的《毒舌律师》中主角所说的“common sense”——常识,或说人之常情。

当层层阻碍,种种噪音,都让我们获得真相和共识越来越难。

我们能够倚仗的,或许只有每个人从良知出发,根据常识,根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之常情,来寻求共同的底线。

这样的想法,是否太过天真呢?

或许吧。

但在今天,还能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探寻究竟应该如何抵达真相,如何遵循良知,如何了解那些与自己天差地别的人。

本身就已经非常有勇气了。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供应